特色景观是草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,规划区建立与发展与其所持的自然环境形成相生相息的生态关系,并孕育出富有地域特色的草原文化。
1.沙地—榆树疏林景观
榆树以稀疏状态镶嵌在草原中,不形成真正的森林环境,而是表现出明显的草原化特征,因此称为沙地榆树疏林,具有良好的景观价值。景观保护工作中应禁止乱砍滥伐,人工辅助幼苗更新。
2.河流湖泊—湿地景观
规划区内共有湖泊10个,河流3条:闪电河,羊肠子河和黑风河。景观保护中应实施退耕还草工程,恢复湿地及生态,划定固定耕地,严禁继续开垦。景观保护工作中应加强湖泊保护的宣传教育;建立广泛参与的保护机制;加强生态水利建设,保证湖泊补水量和水质。
3.草原—典型自然景观
规划区周围的羊草草原为欧亚大陆草原区东缘所特有,是当地经济价值最高的天然放牧场和优质的割草地资源。景观保护中可根据实际情况,对畜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,严重退化区域实行围栏封育,中度退化区域实行浅耕翻,轻度退化区域实行优良牧草补播。
4.敖包—人文景观
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场所,规划区内影响较大的敖包有两个,分别是长仙敖包和白音敖包。这些敖包由于其特殊的文化功能,不仅自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,其周边的植被也得到了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