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式:实地展示与AR模拟相结合
展示内容:闪电河流域总体地势、侵蚀沟、地层、阶地
总体走势:西南项东北倾斜,百转千回,逶迤百里
侵蚀沟:线型凹槽,闪电河流域由于剥蚀,加之气候干旱,土石山区基岩裸露,侵蚀沟发育。有两个阶段:细沟阶段;水流在斜坡上由片流逐渐汇集成细小的股流,在地表形成大致平行的西沟(宽0.5米,深0.1~0.4米,长数米)。切沟阶段:由细沟进一步下切加深形成了切沟;切沟已有了明显的沟缘,沟口形成小陡坎,宽和深可达1~2米。
地层:内蒙华力西晚期褶皱带,仅南端属于内蒙地轴东段,因此,出露地层既有太古代的基底变质岩系,也有石炭、二叠纪的地槽相沉积。中生代燕山运动在区内表现甚为强烈,燕山早期形成了北东向的断陷盆地,沿断裂出现多次岩浆的喷发和侵入活动,形成了大片的偏中酸性火山岩与酸性花岗岩类分布区。燕山晚期又在一部分断陷盆地中随基底沉降而沉积了厚达800余米的陆相含煤建造。岩性为粘质砂土、含砾粉细砂及砂砾石。
阶地:呈带状延伸,两侧发育着对称而连继的一级阶地,一级阶地高出河床1~2米。局部可见不对称而不连继的二级阶地,高出一级阶地3~5米,由第四系冲积、冲洪积砂,砂砾石组成,构成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排泄通道。
观景平台:登高览胜区设置在两河流域交汇处,修建木质栈道,搭建休息厅和观景平台,景观亭的四周设置栏杆。